为深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推进基础课与专业课深度融合,2025年4月17日下午,公共基础课部与机电工程系在1教1楼大厅会议室召开联合调研会议。双方骨干教师代表围绕教师能力竞赛筹备与新能源专业建设展开深度对话,共商跨学科协同育人新路径。
聚焦竞赛赋能 共探创新赛道
会议首阶段聚焦2025年度教师能力竞赛筹备工作。公共基础课部大学英语团队系统解读了本届竞赛"岗课融通、数字赋能"的新导向,重点分析了公共基础课组"服务专业发展"的评分指标体系。机电工程系新能源专业负责人朱系心老师提出"面向新能源产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设计"的选题思路。
双方就三大融合方向达成共识:
1. 构建虚拟仿真工作场景,将工业机器人操作界面英语实训融入大学英语课程
2. 联合申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立专业课教师-英语教师"一课双师"机制
成果丰硕 擘画新程
本次会议形成两大标志性成果:
共享实训平台
开通跨部门教学资源直通车,首批共享48个欧盟机电标准文档、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共育教学团队
启动"每月双师互听课"计划,建立"英语教师进车间,专业教师入语培"的交叉培养机制
公共基础课部张琴老师则坦言:"通过剖析电池回收工艺流程图,我们对专业教师的语言需求有了具象认知。"
此次跨部门联合调研标志着我校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进入协同创新新阶段,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技术人才注入新动能。据悉,双方将于5月联合启动"教学能力竞赛工作坊",持续推动研讨成果落地转化。
撰稿人:杨小雨
一审一校:杨小雨
二审二校:岳呈恺